谁不喜欢一条爆款视频带来的大量转化和品牌影响力呢?这些爆款视频当然可以复刻,但如果借鉴不到关键点上,就很容易掉进误区。
一、乱用BGM

上面这款手机壳广告视频的“用力点”在于趣味性:节奏轻快的BGM在开篇就定下了有趣的基调,随之展示手机壳的趣味造型,以及可以当作支架使用的特点;商品关键词从头至尾都出现在视频画面的中上方位置,便于对此感兴趣的用户截图分享或者去电商网站搜索。
但要注意,BGM需要注意版权问题,另外卡点若是不准也容易让视频变得尴尬;不过早期也有一些jiafei products视频在海外爆红,或许也可以进行一些尝试。
二、缺乏情绪共鸣
在节日期间,用户大多会提前很多时间准备礼物,卖家提前半年开始发布广告去影响消费者心智是非常必要的。我们可以根据节日风向进行商品和广告定制,用贴近生活的视频来另用户共情,有些广告还可以多次利用,不止限定在圣诞节这种全家团聚的日子。
三、剧情乏味无趣
前段时间“蒙眼盲品”测评在TikTok上非常火热,本身对观众来说就是有趣的,因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,这类套路适用于反常规的商品,用测评的形式破解消费者的疑虑。短视频黄金5秒,如果你前5秒的剧情太乏味,用户一瞬间就会划走了。
四、功能与使用场景展示不充分
以牙齿美白产品广告为例,我们可以仿照新闻节目形式来进行拍摄,新闻报道要素齐全。引流:消费者每年花在看牙医上的花费很惊人,用这个数据戳痛点并营造焦虑;转化:展示多个用户使用牙齿美白产品的效果,以及这款产品获得的奖项和大量的用户好评截图,增强产品效果的说服力。
五、审美单一,追求颜值营销
海外尤其是美国消费者大多都非常重视多元审美和政治正确,比如深肤色、大体型等。商品广告除了明确告诉消费者品牌能提供较大尺码的服装之外,也包含了品牌尊重各种肤色和各种体型的意思,我们的视频中需要体现这一点。
【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法律意见或建议】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